护理学院团总支在山东省“两红两优”评选中获表彰

时间:2024-05-14浏览:120

近日,共青团山东省委发布《关于表彰2023-2024年度“山东青年五四先进集体”“山东青年五四先进个人”的决定》,护理学院团总支获评“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此次获评,不仅是对我院共青团工作的肯定和鞭策,更是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激励和鼓舞。





接下来,跟着小护一起来了解护理学院团总支的先进事迹吧~

护理学院团总支

护理学院团总支成于1999年9月,现有团支部38个,团员1053人,教师团干部5人。自成立以来,曾获“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近五年获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基层实践项目、济宁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2020-2023年度济宁医学院五四红旗团总支等省市级集体奖项10余项;获“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毒品预防教育优秀工作者、青年志愿者优秀工作者等省级个人荣誉10余项。2020年以来,连续4年荣获校级“五四红旗团总支”荣誉称号。





护理学院团总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发展护理”专业理念,围绕党政中心工作,以青年成长成才为出发点,构建“一课+二课”“党建+团建”“活动+强能”“校内+校外”的“四+”育人体系;回应成长发展、就业创业等现实诉求,解决团员青年“急难愁盼”问题,组织“我为同学办实事”活动130余项;探索形成“1234”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机制,以专业促实践,以服务求活跃,开展宫颈癌防治科普、“医院义工行”“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等活动70余期,600余名学生参与“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获得12项省、市级社会实践类奖项。团员青年甘于奉献、切实服务大众,不断提升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和服务力。

做被幸福定义的新时代青年人

“能被需要是一种幸福”,济宁市太白湖区御景花园社区书记白书忠曾这样对大学生志愿者们感慨。

冬风凛冽,腊月的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照射在结了霜的地面上,覆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这个季节的寒冷尤为刺骨。隔三差五的志愿服务让同学们早已对这条路驾轻就熟,他们有条不紊地支好桌椅,拿出血压计、血糖仪,热情地为排队等候的爷爷奶奶们测量、按摩。





时间悄然流逝,没人发现太阳已经藏进了云层里。收拾用品完毕后,一位爷爷大汗淋漓地赶过来,“哎,再帮我量个血压行不行啊,小同志们”。稍作休息后,一位志愿者翻阅着手头的社区服务数据记录册说道,“爷爷,您这血压比上次高了不少啊,是不是又没规律吃药啊?”。大爷挠挠头,“这两天我觉得舒坦了不少,就把药给停了”。几个志愿者将大爷围成一团,用蹩脚的济宁话跟大爷科普起高血压随意停药的危害,殷切的叮嘱在寒冬腊月里暖人心扉。





像这样的场景每周都会出现在学校周边的10余个社区中。2023年,护理学院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了地方政府、学院团总支、村社组织订单式实践项目管理机制,调动37个团支部与社区结对,1600余名学生志愿者围绕健康助老、关爱儿童、防艾禁毒等主题组织开展服务项目60余次,服务对象近万余人,获评山东省“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有一种幸福的地方,在田间地头”,乡村振兴,青年先行,“我是学土壤学的,你们是学护理学的,但你们知道吗?土壤也需要护理,医学生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同样大有可为。”“情系三农,医心助乡”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指导教师、农学博士任频频和队员们交流时说到。

炎炎夏日,团队一行11人不惧酷热,怀揣着希望和梦想,在两项国家级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专项的支持下,赶赴山东曲阜吴村镇,踏上了寻题之旅。

在这里,团队遇到了积极响应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的典型代表孔聪聪。他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躬耕沃土,创办了丑果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一名90年的新农人,他说:“我想让自己种的桃子走出乡村,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如今,这片林果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了时代造就青年,青年回馈社会的美好愿景。





在参观过丑果果种植基地后,团队成员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对丑果果品牌进行电商直播宣传,共同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形式、新业态,助力乡村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直播间的家人们,来看一下又大又甜多汁美味的丑果果桃子......三,二,一,来!上链接”说干就干,在炎热的夏天,队员们热情不减,一场直播在线观看和点赞量超万余次。





“情系三农,医心助乡”志愿服务团队同行的还有另外4支队伍。他们流连在乡间田野,扎根在村落深处,传承当地鲁绣文化,传播急救卫生知识......队员们带着对祖国深沉的热爱,用青年的肩膀托起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躬耕实践,硕果累累。2023年,6名志愿者荣获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学生”称号,2人荣获省“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支服务队荣获省“优秀服务团队”,“‘核’衷共济,肺腑之‘研’”社会实践项目荣获省优秀服务基层实践项目。

“幸福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对于幸福,护理学院团总支书记蒋红在交流中是这么定义的,“青年大学生在爱心传递中更加体会青年的价值意义,也促进自身发展成为更完美的个体。”

11月17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起,北京协和医学院等多家机构联合主办的“全球消除子宫颈癌行动三周年活动”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作为传统项目,当天一早学校门口就聚集了一百余名热爱骑行、致力于宣传消除宫颈癌知识的青年志愿者,他们身穿志愿服,手拿宣传标语,组成“湛蓝丝带”骑行队伍,穿梭在学校周边社区,一路上派发宣传手册,向市民普及宫颈癌疫苗接种相关知识。





“小姑娘,你给我们一份宣传手册看看,我这个年纪还能打HPV疫苗吗?”一对正在晨跑的夫妻被浩浩荡荡的队伍吸引住了,停下来询问道。

“您好,我们是护理学院的学生,您可以看看,这是我们预防宫颈癌的宣传手册,”志愿者冯悦绘声绘色地向来往群众科普宫颈癌的发病因素和预防措施,“现在宫颈癌疫苗已经扩龄至9-45岁了,我们都已经打过了,您可以放心,早接种,早预防!”

2018年起,济宁医学院作为国际HPV知晓日中国站华东区组织单位,由护理学院团总支承办消除宫颈癌主题绘画大赛、主题征文比赛、校园答题寻宝、学术科普讲座等活动,更在校内种植HPV知晓林、建立HPV文化长廊等,“湛蓝丝带在行动”志愿服务项目还荣获了济宁市志愿服务大赛铜奖。





为解决HPV疫苗接种预约难问题,护理学院联合疫苗生产厂家和附属医院为师生接种二价疫苗,已经顺利完成了近7000剂疫苗的接种工作。宫颈癌防治主题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消除宫颈癌”的志愿者队伍,为消除宫颈癌贡献济医学子的力量,实现自身青春价值。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护理学院团总支将继续坚持围绕党政关心、社会关注、青年能为的社会公益事业,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以青春姿态推动社会蓬勃发展,做被幸福定义的新时代青年人!

下一步,护理学院团总支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持续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使命,着力提升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学院全体团员青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李坤玲 责编:王亚楠 刘美霞 初审:刘娅 杜涧越 终审:李雪 闫鑫】